全国免费24小时电话:

400-116-5158

首页 >> 新闻动态 >>行业新闻 >> 固本强基 推动高精尖学科内涵式发展
详细内容

固本强基 推动高精尖学科内涵式发展

    2018年7月,为贯彻落实《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和《关于统筹推进北京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京发[2018]12号)精神,北京市教委开展了高精尖学科申报遴选工作。学校根据总体发展目标、学科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精准对接北京“四个中心”定位需求,完成了外国语言文学和旅游管理两个学科规划书的编制、学科共建、专家论证以及现场答辩等工作。2019年5月16日,学校旅游管理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成功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一年来,学校坚持以高精尖标准进行内涵式学科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聚焦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形成具有独特优势的学校品牌学科,为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聚焦国家战略和首都需要,倾力培育学校特色学科体系

    北京高校开展高精尖学科建设,上海趣味运动会旨在推动高校学科整体水平提升,增强学科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北京高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关于统筹推进北京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开展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申报工作的通知》和《北京高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管理办法》的精神和要求,学校高精尖学科建设旨在以首善标准,充分整合优质资源,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主要内容是坚持人才培养、学术团队培育、科研创新“三位一体”,聚焦国家战略和北京发展,全面融入“四个中心”建设,遵循学科和专业发展规律,着力凝练学科方向,构筑学科平台,优化学科资源配置,创新学科组织模式,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四轮驱动,全方位推进高精尖学科建设

1.以培育高层次人才为核心,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通过内生外引等多种形式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强化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旅游管理学科瞄准国际一流师资团队水平,通过引育结合和人才激励机制创新,完善人才梯队结构;通过国际和国内高端旅游师资培养与引进、青年优秀旅游师资孵化等举措,打造有学校特色的旅游管理学科高精尖师资队伍,促进师资队伍的高质量发展。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通过推荐优秀中青年教师赴北京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提升中青年教师学术科研水平;依托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平台,建立学者互访制度,拓宽教师视野,提升教师水平;聘请北京大学知名学者任学校学科建设咨询委员会委员和讲座教授,促进学校学科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2.多渠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稳固人才培养之本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户外拓展训练基地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学校致力于培养有“中国心”的国际化人才。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探索课程资源改革,通过与北京大学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合作,将优质课程资源引进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如共同策划、共同打造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高端课程。旅游管理学科依托“旅游与服务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围绕“旅游拔尖创新学术人才培养”“旅游国际高端人才培养”和“旅游行业卓越人才培养”,形成以旅游与服务为核心的“国际化、创新性、应用型、高水平”的“四位一体”旅游管理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3.搭建高精尖学科平台,增强科学研究之基

    学校以国家和首都的重大需求为导向,把握高精尖学科前沿,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的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学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师与北京大学英语、日语、俄语、阿拉伯语等学科专家进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别与区域研究,联合推出高水平的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共同举办高端学术论坛和学术研讨会。旅游管理学科强化多学科、跨方向的协同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管理理论体系,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中国旅游研究学派”,为全球旅游管理理论贡献“二外智慧”。

4.以首都需求为导向,促进社会服务建设出实效

    社会服务是高校重要的职能之一。学校以服务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为导向,创新思路,建设国际高端智库,与多部委以及大型企事业单位建立联动、合作机制,促进社会服务建设出实效。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以规划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端智库、产出一批重大智库成果作为与北京大学共建的绩效目标。旅游管理学科充分发挥本学科在服务社会、贡献社会方面的传统与优势,着力在涉及行业发展重大政策、法律法规方面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支持,正日益成为中国旅游发展的高端学术智库与重要的学术推动力量。

以创新多路径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以学科共建和内生驱动为抓手,着力打造学校成为培养中外文化交流使者的摇篮

1.突出外语院校学科国际化优势

    学校依托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和旅游管理学科传统优势,构建了“外语+旅游”的特色学科体系。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重点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北京“四个中心”建设,旅游管理学科突出服务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及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学校与148所海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巴黎第一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开展本硕博联合培养;大多数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旅游与外语领域国际学术发表居国内前列;20%以上研究生有境外学习或实习经历,旅游教育国际输出全国第一。

2.与优势资源学校共建高精尖学科平台

    学校在北京市委教工委和北京市教委的统筹指导下,与北京大学在师资交流、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服务北京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多角度、多维度合作共建,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学校高度重视与北京大学外语学科结对共建工作,成立了以学校党委书记顾晓园,党委副书记、校长计金标为组长的学科结对共建领导小组,加强两校共建的顶层设计,全力支持、全面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及两校学科共建方案。两校建立了定期会商制度,职能部门和共建学科定期交流共建成果、查找共建工作不足,强优势、补短板,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制定相关制度保障学科共建的有序进行,增强高精尖学科的内生动力,实现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多元化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于2019年首次开展了全国优秀大学生研学夏令营及研究生暑期小学期,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瞄准学术前沿,拓展研究和实践视野,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对全面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起到推动作用。通过多路径培养模式,创新工作思路,打造亮点,抓出实效,把国内外最好的师资引进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帮助学生开阔学术与实践视野,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们都有“大收获”。

4.研究生教育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北京发展

    学校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助力人才培养创新。积极配合北京市级外事出访和接待、主办多领域的国际交流活动,推动各国社会组织尤其是青年组织资源共享。学校发起成立“北京国际志愿服务基地”,在2022冬奥会筹备、2020世界休闲大会筹备以及一系列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中都活跃着二外人的身影。世园会志愿服务团队、第28届IFNGO世界大会暨第18届CADAPT学术会议志愿服务团队、2018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志愿服务团队、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志愿服务团队等的出色表现,促进了北京国际志愿服务整体水平的提升。

5.着力打造和培养中外人文交流的使者

    学校先后隶属国家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外交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国家旅游局领导,是我国培养外语、外事、外交人才的重要基地。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培养出大批我国外交外事领域的杰出人才,如国务委员、外交部部长王毅,商务部原部长高虎城,外交部原副部长程国平,中联部原副部长刘洪才、徐绿平等,为我国外交外事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文交流越来越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学校勇担历史使命,着力打造中外人文交流的使者,勇立潮头、砥砺奋进,不负新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总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精尖学科建设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北京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在学校建设适应中国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国一流、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新型外国语大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技术支持: 慧忠网络 | 管理登录
seo seo